上海儿童健康展观察:"学习困难门诊"纷纷下线,规范诊疗时代来临?

暑假期间,儿童精神心理门诊迎来就诊高峰。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推出的“学习困难门诊”备受家长追捧,但也引发了公众对过度诊疗、贩卖焦虑以及门诊规范性的质疑。上海儿童健康展儿童医疗保健展业内专家发现,此前备受关注的北京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拒绝上学门诊”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已悄然下线。

部分“明星门诊”悄然调整 高价挂号现象引争议

2024年10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开设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成为国内首个针对特定学科的学习困难门诊,一度引发热议。然而,今年7月,该院门诊挂号界面显示,儿保科已取消包括该门诊在内的多个特需门诊服务。

北京儿童医院的情况类似。该院于2021年率先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并设有多个相关亚专业门诊。2024年6月,该院心身医学科试运营期间推出的“拒绝(厌学)上学门诊”在10个月内接诊近万人次,但一年后悄然下线。今年8月,该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也从挂号界面消失。院方客服表示,相关患者可转至新开设的“心理适应障碍门诊”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医院的相关门诊仍维持运营。在北京市114挂号平台上,仍有10余家医院提供“学习困难”相关门诊服务,其中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设有“中医儿童学习困难门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则开设了包括学习困难门诊在内的多个相关专科门诊。这些门诊多集中在精神心理科和儿童保健科,部分特需门诊挂号费高达数百元。

专家呼吁厘清概念 警惕过度医疗化倾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指出,需要区分“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的概念。学习困难是症状表现,而学习障碍属于神经发育性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具体类型。除神经发育性障碍外,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教育环境及躯体疾病都可能导致学习困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陈立认为,相较于儿童精神科,这类门诊更适合设置在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下。发育行为儿科作为新兴学科,能够更全面地涵盖引发学习困难的各类神经发育性障碍。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吴仁容表示,这类门诊的开设是医学界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积极回应。她强调,对于发展性问题导致的学习困难,应通过优化家庭环境和改善教育方式解决;而对精神心理问题引发的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既要警惕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避免将发展性问题过度医疗化。

国家卫健委出台新规 规范门诊命名管理

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特色门诊名称应准确反映专科特色和诊疗范围,可使用疾病和症状名称命名,但不得采用易引发社会焦虑和争议的名称。这一政策的出台,或将对各类“学习困难门诊”的规范化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业内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整合精神科、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在提高就诊率的同时,更要确保诊疗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避免“一哄而上”的跟风现象。当前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全国儿童健康领域的领先平台,上海儿童健康展CHWF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届时,沪上知名儿童医疗、心理康复、生长发育、视力口腔等机构,以及全国儿童健康食品、儿童健康用品领域的行业先锋企业齐聚一堂,为3-16岁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全面的健康服务。

展会期间,各大权威机构与知名协会将携手业内专家,共同推出系列特色活动,内容涵盖医疗科普、心理健康、儿童科学膳食、AI新科技健康体验等多个主题。展会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为儿童健康领域的服务机构与企业、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最新成果与创新理念的交流互动综合平台,为儿童健康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医学界智库(规范门诊名称!有医院已下线“学习困难门诊”)

关键字:上海儿童健康展、儿童医疗保健展

返回新闻中心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